本來不敢殺 雍正聽進大臣一句話 92罪賜死年羹堯

清朝雍正皇帝從九子奪嫡中奪得皇帝寶座,其中年羹堯在擁立雍正帝即位時發揮重要作用,46歲更平定青海,達到人生頂峰,可是他卻不自愛,不僅恃寵而驕、貪贓枉法,甚至結黨營私,徹底觸怒龍顏,最終雍正在臣子張廷玉的勸諫下,以92條大罪賜死年羹堯。

根據《網易》報導,看過清宮劇《後宮甄嬛傳》的人對於年羹堯並不陌生,他是華妃的親哥哥,因為驍勇善戰獲得皇帝寵信,甚至幫助雍正坐穩皇帝寶座,不過最後又因為居功自傲、貪贓枉法和結黨營私,遭到官員們連番上摺請求殺一儆百。

雍正雖然將年羹堯不斷貶謫,卻仍然頂住百官的壓力,始終沒有下令將年羹堯處死,直到他向張廷玉詢問意見才起了殺心,對方直言「皇上,各省的督撫都上摺子說話了,這件事是該做個了斷。雖然朝廷有議功一說,但功過相抵,他仍然死有餘辜。年羹堯至今猶穿著黃馬褂昭示於城門之下,招搖於鬧市之中,是誠何心?無非炫耀平西北之功,示世人鳥盡弓藏之意。此人一日不去,皇上聖名就一日受到沾污。」

張廷玉以文武百官和各地督府的勸諫,說明殺掉年羹堯是順應民心,而不是雍正一個人的武斷決定,更非「鳥盡弓藏」般的誅殺功臣,只是年羹堯的罪過實在太大,即便功過相抵也依然死有餘辜。最後張廷玉強調,若想平息朝中議論,也為了皇權威嚴,年羹堯已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。

張廷玉的勸諫不僅給了雍正一個莫大的台階,讓雍正放下後顧之憂,也同時給了殺掉年羹堯的充足理由,最終雍正以92條罪狀賜死年羹堯,年家除了年羹堯的父親因年事已高被赦免,其子年富處斬,其餘15歲以上男丁全部發配邊疆充軍。